村网通总站 杨柳村 680873.nync.com 欢迎您!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外出打工成为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寻求致富的重要门路,加快了农民的脱贫步伐。但同时,由于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远走他乡、“孔雀东南飞”,造成当地劳动力资源的缺失,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对子女培养、父母赡养、土地耕作等带来了负面影响。如何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与本地区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消化,这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课题。为此,笔者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外出打工只是短期之宜,而非长远之计,就地转移消化才是最佳途径。劳动力转移就地消化并非封闭小农意识,在向沿海劳务输出的同时,必须确保足够人力资源支撑本地经济发展,以免顾此失彼。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务必树立新观念,开辟新渠道,构建新机制:
一、加强引导,树立转移新观念。要树立就近择业爱家乡意识。当前农村青年受影视所塑造的成功打工崽形象影响,普遍存有“外面的世界才精彩”的择业倾向,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转变观念,明白家乡也有“用武之地”;要帮助农村劳动力寻找和开辟转移门路,提供就业信息,做好优质服务。
二、搞好对接,开辟转移新渠道。要整合培训项目,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整合劳务扶贫、阳光工程、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等项目,发挥培训项目整体优势,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使农村劳动力有一技之长;要搜集用工信息,订单培训实用技能。根据当地企业用工需求确定培训规模、培训时间、培训专业、培训内容,用订单培训统揽招工、培训、就业于一体。促进劳动力转移就地消化;要围绕就地消化,灵活培训方式。采取“五结合”(即:校训与厂训结合、理论与操作结合、实习练习与技能比武结合、培训基地与培训点结合、常年转移技能和季节性转移技术结合)等培训方式。
三、政策促动,构建转移新机制。要建立劳动力就地转移基金,对劳动力转移就地消化工作进行奖励;要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提高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保障;要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全面落实劳动保障法,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营造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良好氛围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