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城乡供需 > 致富项目 > 经济作物 > 正文
    购物车
    0

    沿河:拓展致富渠道 确保搬迁户“稳得住、能致富”

    pu1314     2017-09-11 12:11:32     浏览:1    回复:0    点赞:0
    发帖人:pu1314
    级 别
    贡献值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

    摘要:新景镇真抓实干,出新招实招,拓展群众脱贫致富渠道,确保搬迁户“稳得住、能致富”,这仅是沿河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一个缩影。

    两排整齐漂亮的安置房一条宽阔笔直的大道门前停放的送水归来的电动三轮车散发着余温客厅的皮沙发熠熠发光卧室里的衣物和学习用品摆设整整齐齐室内的肠粉加工机器停止了一早上的转动一家人正围坐在餐桌前享受这团聚的时光……这是笔者近日在沿河自治县新景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张腾峰家看到的情景。

    政府统筹  确保“应搬尽搬”    

    新景镇位于沿河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16公里。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163.87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和135个村民组,现有总人口2.13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户740户2407人。该镇易地扶贫搬迁涉及12个村,64个村民组,计划镇内搬迁143户640人,跨区域搬迁172户774人。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该镇分管副镇长田峋峰介绍说。“我镇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中,除动员贫困户‘应搬尽搬’外,还注重搬迁户后续发展工作,对已搬迁户进行情况摸排,然后因户施策,统筹抓好搬迁户的劳动就业、产业发展和自主创业等,有效确保了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据悉,在镇党委政府的认真统筹和积极努力下,截至目前,该镇计划镇内搬迁的143户640人已全部入住,其余跨区域搬迁各项工作也正有序开展。

    就近务工  保证“衣食无忧”

    魏国顺是该镇姚溪村上沟组村民,父亲年老多病,妻子患严重甲亢病,靠常年服药维持,一个儿子患脑瘫,一个儿子今年到贵大读书,高昂的医药费和学费致使家庭“债台高筑”,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和因学致贫”户。针对该村交通不畅和“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情况,镇党委政府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最终让他们入住了镇里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为了解决他们的“衣食无忧”问题,搬迁来后,镇领导又及时与集镇附近的亨润烟花厂联系,安排魏国顺在厂里务工。

    “以前我们不敢搬来,主要是怕搬来了无法生活,现在我在这里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我心里就放心了!”谈及搬迁之事,魏国顺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感谢政府领导,是他们改变了我的家庭生活!”同样在该厂务工的姚溪村山岔口组搬迁户陈庆禄激动地说,“现在我们夫妻俩每月能挣6000多元,孩子在贵大读书的费用不愁了!”  

    自主创业  保障“收入稳定”

    除就近务工外,自主创业也是实现搬迁户脱贫致富的另一种途径,张腾峰便是这种途径的实践者和受益人。

    原本家住该镇龙山村青杠坡组村民张腾峰,一家4口人,因妻子身体欠佳,长期生病,大儿子也身患重病,属典型的“因病致贫”户,加之所在村人多地少,环境十分恶劣,张腾峰户的搬迁势在必行。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动员和鼓励下,张腾峰一家于今年6月份已搬迁到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搬迁来后,镇领导针对张腾峰身体棒、有做生意的潜质,其妻子勤劳、心灵手巧等实际情况,鼓励动员他们利用贷来的5万元“精扶贷”办起了微型企业,购置了一套肠粉加工机器进行肠粉加工生产,同时购置一辆三轮车,将肠粉送往集镇和临近村寨。为了增加更多的收入,领导还帮助张腾峰联系了送水的业务。

    “做生意?我们农村人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头脑和经验,以前想都不敢想!”话语间,张腾峰充满了对党委政府的感恩。“现在,我们每天能挣300元左右,一月下来可收入近万元。”

    当前,张腾峰家的肠粉生意正红红火火,家庭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

    发展产业  加速“脱贫致富”

    新景镇位处乌江下游左岸,境内森林茂密,生态环境良好,有着得天独厚的种茶条件,为此,该镇的姚溪贡茶更是名声远扬。

    近年来,该镇大力发展茶产业,共发展茶园4万余亩,覆盖全镇9个行政村。然而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部分农户存在着因种植面积多而人手紧缺致使茶叶采摘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镇党委政府果断决策,协调部分搬迁户从富余的茶农手中转租出来,这样既解决了因人手紧缺而采摘困难的问题,又让搬迁的贫困户有了“自己的产业”,有效实现了茶农和贫困户的致富双赢。

    “在镇领导的鼓励和帮助下,我按300元/亩的标准经营承包了5亩茶园,合同时间为5年。”搬迁户杨春虎边采茶边介绍。“现在,我每天采摘夏秋茶就能挣200多元,到采摘春茶时将收入更多。”

    杨春虎是该镇瑞石村村民,之前两口子都在外打工,三个孩子一个在沿中读高中,另外两个在镇里读初中。常年在外,虽然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对孩子的学习管理严重缺失,同时父母和子女之间也存在着相思之苦。“现在,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在外能挣的钱了,甚至还更多!”杨春虎介绍,他将动员还在外打工的妻子也回来,共同经营这承包的茶园。

    新景镇真抓实干,出新招实招,拓展群众脱贫致富渠道,确保搬迁户“稳得住、能致富”,这仅是沿河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一个缩影。当前,全县10个县内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跨区域搬迁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贫困群众“一步住上好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的愿望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